广东工程技术师范大学,坐落于美丽的羊城广州,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省属重点大学。自建校以来,该校秉承“明德、博学、求真、创新”的校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学校概况
广东工程技术师范大学成立于1958年,前身为广东省建筑工程学校。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19年,学校更名为广东工程技术师范大学。学校设有19个学院,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教育学、文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理、文、管、法、教育、艺术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二、师资力量
广东工程技术师范大学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18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6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300余人。学校教师队伍中,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一大批优秀人才。
三、学科建设
广东工程技术师范大学学科建设成果显著。学校现有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8个本科专业。其中,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
四、人才培养
广东工程技术师范大学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质量为核心”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学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毕业生就业质量逐年提升。
五、科研创新
广东工程技术师范大学注重科研创新,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科研平台。近年来,学校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六、校园文化
广东工程技术师范大学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学校举办各类学术讲座、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交流平台。
八、
广东工程技术师范大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基地,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新时代背景下,学校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为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而努力奋斗,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引用权威资料:
1. 《中国教育年鉴(2019)》
2. 《广东工程技术师范大学年鉴(2019)》
3. 《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