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科技事业的飞速发展,工程技术数学建模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工程技术数学建模大赛作为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旨在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其数学建模能力,为我国科技创新培养高素质人才。本文将从大赛背景、参赛作品特点、培养人才意义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大赛背景

工程技术数学建模大赛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最初由我国高校自发组织。经过多年的发展,该大赛已成为全国乃至亚洲最具影响力的数学建模竞赛之一。大赛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我国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二、参赛作品特点

1. 创新性强:参赛作品在选题、建模方法、算法设计等方面均具有较高的创新性。许多作品针对我国社会热点问题,如环境保护、能源利用、交通规划等,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2. 实用性强:参赛作品在建模过程中注重实际应用,力求解决实际问题。如针对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参赛团队设计了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有效提高了道路通行效率。

3. 团队协作能力强:参赛作品通常由多人组成,团队成员在选题、建模、编程等方面各司其职,充分体现了团队协作精神。

4. 学术性强:参赛作品在建模过程中运用了丰富的数学、物理、计算机等学科知识,体现了参赛者的学术素养。

三、培养人才意义

1. 培养创新思维:工程技术数学建模大赛为参赛者提供了一个展示创新思维的平台,有助于激发其创新潜能。

2. 提升数学建模能力:通过参赛作品的分析和评审,参赛者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建模能力,为今后从事科研、工程技术等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参赛过程中,团队成员需要密切配合,共同解决实际问题,有助于培养其团队协作精神。

4. 拓宽国际视野:工程技术数学建模大赛吸引了众多国际高校参赛,为我国大学生提供了与国际同行交流的机会,有助于拓宽国际视野。

工程技术数学建模大赛作为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参赛,大学生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数学建模能力,还锻炼了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相信在未来的科技创新道路上,这些优秀人才将发挥重要作用,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某某,张某某. 工程技术数学建模大赛在我国科技创新中的作用与意义[J]. 科技与创新,2019(2):45-47.

[2] 王某某,赵某某. 工程技术数学建模大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J]. 高等教育研究,2018(4):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