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工程教育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作为一所具有鲜明工程特色的高等学府,其教材在工程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本文将从教材的编写、应用、创新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教材编写

1. 编写原则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教材编写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教材内容严谨,符合学科发展规律,体现最新科研成果。

(2)实用性: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工程实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创新性: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4)系统性:教材结构合理,层次分明,便于学生掌握知识体系。

2. 编写特点

(1)注重学科交叉:教材融合了多学科知识,培养学生具备跨学科思维。

(2)强化实践环节:教材重视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3)突出创新教育: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

(4)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教材尊重学生差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二、教材应用

1. 课程教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将教材应用于课程教学,通过课堂讲授、实验实训、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 教学资源库建设

学校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构建教学资源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拓展知识。

3. 教学改革

教材在工程教育中的应用,促进了教学改革。学校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材创新

1. 线上线下结合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教材创新性地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线上平台提供教材电子版、教学视频、习题库等资源,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

2. 国际化视野

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引入国际工程教育理念,使学生具备国际竞争力。

3.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教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项目驱动、产学研结合等方式,培养学生具备创新创业能力。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教材在工程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教材编写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系统性原则,编写特点突出学科交叉、实践环节、创新教育、个性化发展。教材应用广泛,课程教学、教学资源库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教材创新体现在线上线下结合、国际化视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相信在今后的工程教育中,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教材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培养高素质工程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Z]. 2012-12-10.

[2]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自评报告[Z]. 2017-12.

[3] 张伟. 高等工程教育教材编写研究[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6, (7): 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