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始建于1949年,是我国东北地区最早建立的高等学府之一。经过70余年的风雨历程,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法、经、教育、艺术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在这里,一代又一代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优秀学子砥砺前行,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一、辉煌历程,铸就辉煌

1. 历史底蕴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前身是东北工学院,1958年迁至辽宁省阜新市,更名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校以工为主,以矿业为特色,逐步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法、经、教育、艺术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

2. 科研成果

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近年来,承担了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科研成果。学校设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等多个科研平台,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环境。

3. 人才培养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学校设有50多个本科专业,涵盖了工、理、文、管、法、经、教育、艺术等多个学科领域。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

二、砥砺前行,新时代再出发

1. 深化改革

面对新时代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以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

2. 国际合作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学校的国际竞争力,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国际化发展平台。

3. 服务社会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始终坚持以服务社会为己任,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学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作为我国东北地区的重要高等学府,70余年来,砥砺前行,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继续秉承“厚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为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而努力奋斗,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谱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