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我国作为农业大国,积极探索发展高效、生态、可持续的农业模式。设施农业工程技术应运而生,成为推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石。本文将概述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现状、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
一、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的基本概念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是指在人工调控的环境条件下,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手段,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优化和高效利用。设施农业工程技术包括设施设计、环境调控、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农业废弃物处理等多个方面。
二、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的发展现状
1. 设施类型多样化:我国设施农业发展迅速,设施类型包括日光温室、塑料大棚、连栋温室、智能温室等,满足了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生产需求。
2. 环境调控技术成熟:设施农业工程技术中的环境调控技术,如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已达到较高水平,为作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3. 种植技术不断创新:设施农业种植技术包括无土栽培、立体种植、精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提高了作物产量和品质。
4. 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逐步完善:设施农业工程技术中的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如有机肥生产、生物降解等,有助于实现农业循环发展。
三、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的应用领域
1. 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设施农业工程技术通过优化环境条件,延长作物生长周期,提高产量和品质。
2. 适应气候变化:设施农业工程技术有助于作物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生长,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
3.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设施农业工程技术推动农业产业向多元化、高端化发展,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4. 保障食品安全:设施农业工程技术有助于实现生产过程的标准化、规范化,保障食品安全。
四、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1. 智能化:设施农业工程技术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
2. 绿色化:设施农业工程技术将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3. 生态化:设施农业工程技术将注重生态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4. 产业化:设施农业工程技术将推动农业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石,对于提高作物产量、保障食品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国应继续加大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度,为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春华,刘英杰.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M]. 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
[2] 赵春江,张晓峰,李晓东. 设施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8,2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