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成立于1951年,历经七十载风雨洗礼,如今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法、艺术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在这七十载的辉煌历程中,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卓越贡献。

一、发展历程

1. 初创阶段(1951-1977)

1951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前身——东北煤管局技术学校成立。在党的领导下,学校秉承“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的校训,为国家培养了第一批煤炭行业技术人才。

2. 发展阶段(1978-1999)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抓住机遇,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增设新专业,提高教育质量。1985年,学校更名为辽宁工程技术学院。1999年,学校成为辽宁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煤炭工业局共建高校。

3. 建设阶段(2000-2019)

21世纪初,学校明确提出“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以科学研究为支撑,以社会服务为延伸”的办学理念。2006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2年,学校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4. 跨越阶段(2020至今)

进入新时代,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全面推进内涵式发展。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国际化水平。2020年,学校正式更名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标志着学校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二、成就与贡献

1. 人才培养

七十年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为国家培养了近20万名优秀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的煤炭、地质、建筑、材料、机械、信息、经济、管理等领域。

2. 科学研究

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科研方向,积极开展科学研究。近年来,学校承担了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3. 社会服务

学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校与企业共建了多个产学研平台,为地方企业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

三、展望未来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将继续秉承“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的校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我国煤炭、地质、建筑等领域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国家和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七十载辉煌历程,是党和人民培养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的历程,是学校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的历程。在新时代,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将继续弘扬优良传统,开拓创新,为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