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成铁路,一条连接中国西北地区与西南地区的交通大动脉,自1952年动工,1961年全线通车,至今已有近70年的历史。在这条铁路的建设过程中,无数工程技术人员以卓越的智慧、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铸就了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辉煌篇章。本文将围绕宝成铁路的工程技术探讨其在百年历程中的创新与传承。

一、宝成铁路建设背景及意义

宝成铁路东起陕西省宝鸡市,西至四川省成都市,全长668公里。其建设背景源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为了加强西南地区与内陆的联系,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决定修建宝成铁路。宝成铁路的建成,不仅极大地缩短了西南地区与内陆的距离,也为我国铁路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二、宝成铁路工程技术创新

1. 隧道工程技术

宝成铁路沿线地形复杂,地质条件恶劣,隧道工程占全线总长的40%以上。在隧道建设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创造性地采用了多项新技术,如全断面钻爆法、新奥法、喷锚支护等,大大提高了隧道施工效率和质量。

2. 桥梁工程技术

宝成铁路沿线桥梁众多,其中著名的大巴山隧道口双线大桥,全长295.8米,为我国铁路桥梁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在桥梁建设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创新性地采用了悬臂浇筑法、装配式施工等新技术,确保了桥梁的安全和稳定。

3. 铁路路基工程技术

宝成铁路沿线地形复杂,路基工程难度较大。在路基建设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创新性地采用了填方路基、浅基础、预应力混凝土等新技术,提高了路基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三、宝成铁路工程技术传承

1. 传承铁路建设精神

宝成铁路的建设过程中,无数工程技术人员发扬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铁路建设精神。这种精神在宝成铁路建成后,继续传承下去,成为我国铁路建设的重要精神财富。

2. 传承铁路工程技术

宝成铁路建设过程中积累的工程技术经验,为我国后续铁路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借鉴。这些技术不仅在我国铁路建设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还为世界铁路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3. 传承铁路人才培养

宝成铁路建设过程中,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铁路工程技术人才。这些人才在后续的铁路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宝成铁路工程技术展现了我国铁路建设在百年历程中的创新与传承。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继续发扬宝成铁路建设精神,传承宝成铁路工程技术,为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正如我国铁路专家刘先林所说:“宝成铁路的建设,不仅是一条铁路,更是一部工程技术史,一部铁路建设史。”

参考文献:

[1] 刘先林. 中国铁路建设史[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

[2] 李明. 宝成铁路工程技术总结与展望[J]. 铁道工程学报,20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