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坐落于繁华的上海市,是我国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工程师的重要基地。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的工程师,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力量。

一、科技创新,引领发展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始终坚持科技创新,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社会服务为支撑,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和优势。学校设有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等20个一级学科,拥有国家重点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等多个学科平台。

学校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研项目,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据统计,近年来,学校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等共计500余项,专利授权量逐年攀升。

二、人才培养,立足未来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工程师为目标,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实施“三全育人”战略,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超过50%。学校还聘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术资源。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学校设有多个实验中心、实习基地,与多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平台。

三、社会服务,彰显担当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始终坚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为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学校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重大科技项目,为地方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学校还积极开展社会服务,为企业和社区提供技术咨询、人才培养等服务。据统计,近年来,学校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300余项,为社区开展培训活动200余场。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以其独特的学科优势、优秀的人才培养体系和良好的社会服务,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可。面向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科建设,为培养更多高素质工程师、助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教育是立国之本,人才是立国之源。”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将继续秉承“明德、博学、求真、创新”的校训,为我国工程师教育事业贡献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