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是一种执着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态度,是一种对工作、对产品、对艺术的热爱和敬畏。近年来,常州工程技术学院深入挖掘和传承工匠精神,推动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本文将从常州工程技术学院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创新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常州工程技术学院工匠精神的传承

1. 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底蕴

常州工程技术学院地处历史文化名城常州,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学院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将工匠精神融入教育教学,让学生在了解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

2. 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常州工程技术学院高度重视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学院通过开展技能竞赛、创新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工匠精神,提升实践能力。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工匠”队伍

学院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引进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匠”型教师。这些教师以工匠精神为榜样,引导学生追求卓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 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弘扬工匠精神

学院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工匠文化节、技能大赛等,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弘扬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职业荣誉感。

二、常州工程技术学院工匠精神的创新

1. 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际先进工艺

为适应全球化发展,常州工程技术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际先进工艺和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 强化产学研结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学院注重产学研结合,与多家企业合作,共同开展科研项目,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提升其创新能力。

3. 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学院不断探索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如“项目制教学”、“翻转课堂”等,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使其具备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素质。

4. 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提升综合素质

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拓宽知识面,提升综合素质,为成为具备工匠精神的工程技术人才奠定基础。

常州工程技术学院在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在新时代背景下,学院将继续秉承工匠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