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广袤的土地上,有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这所扎根东北、面向全国的重点大学,以“厚德博学,格物致知”的校训,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
一、历史沿革,传承红色基因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始建于1949年,前身为东北工学院。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学校始终秉承“忠诚、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1998年,学校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标志着学校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二、学科建设,打造特色优势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涵盖了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其中,矿业工程、安全工程、测绘工程等学科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
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质立校”的办学理念,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理、管、文、法、经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学校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
三、师资力量,汇聚精英人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拥有一支高素质、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
学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通过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打造了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这些精英人才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人才培养,培养未来工程师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培养高素质工程人才为目标。学校设有多个学院,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专业选择。
学校注重实践教学,建立了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学校与国内外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五、科研创新,推动科技进步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高度重视科研工作,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学校设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年来,学校在能源、材料、环境、电子信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六、校园文化,塑造精神家园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注重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学校设有多个社团组织,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平台。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国际视野。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作为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重点大学,始终秉承“厚德博学,格物致知”的校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