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工程技术大学位于辽宁省鞍山市,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秉承“厚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本文将围绕鞍山工程技术大学的发展历程、学科特色、人才培养和区域贡献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发展历程
鞍山工程技术大学的前身是1949年成立的辽东公学,后经过多次更名和合并,于2004年正式更名为鞍山工程技术大学。学校历经7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东北地区知名的高等学府。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学科特色
鞍山工程技术大学现有11个教学学院,涵盖工、理、经、管、文、法、教育等多个学科门类。其中,学校在工程技术、材料科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学科优势和特色。
1. 工程技术:学校拥有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和多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科研平台。在工程技术领域,学校拥有一批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 材料科学: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国家重点学科,拥有多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在材料科学领域,学校注重产学研结合,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
3. 机械工程:学校机械工程学院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在机械工程领域,学校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区域机械产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三、人才培养
鞍山工程技术大学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实行“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成长平台。
1. 人才培养模式:学校采取“订单式培养”、“产学研结合”等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行业紧密合作,确保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2. 实践教学:学校高度重视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实训机会。学校与企业共建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体验。
3. 创新创业教育:学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比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四、区域贡献
鞍山工程技术大学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 人才培养:学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高素质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2. 科技创新:学校承担了大量科研项目,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助力企业技术创新。
3. 社会服务:学校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鞍山工程技术大学在7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面对新时代的发展机遇,鞍山工程技术大学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