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背景下,绿色发展已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向。竹林培育工程技术中心作为我国生态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肩负着推动竹产业转型升级、助力生态经济发展的重任。本文将从竹林培育工程技术中心的成立背景、核心技术和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我国竹林产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一、成立背景
竹林培育工程技术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首家以竹林培育技术为核心的研究机构。中心以国家“十五”、“十一五”和“十三五”科技支撑计划为指导,聚焦竹林培育、加工利用和生态保护等领域,为我国竹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二、核心技术
1. 竹林培育技术
中心在竹林培育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研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竹林培育技术。如:快速繁殖技术、无性繁殖技术、抗病虫害技术等。这些技术提高了竹林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为我国竹林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 竹材加工技术
中心在竹材加工领域不断突破,研发出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竹材加工技术。如:竹材热压、竹材胶合、竹材碳化等。这些技术提高了竹材附加值,拓展了竹材应用领域,为竹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
3. 生态保护技术
中心高度重视生态保护,研发出一批具有环保效益的生态保护技术。如:竹林病虫害生物防治、竹林土壤改良、竹林水资源保护等。这些技术有助于提高竹林生态功能,实现竹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成果转化
1. 推动竹产业转型升级
中心通过技术成果转化,推动竹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如:开发新型竹材产品、推广竹林生态旅游、发展竹材深加工等。
2. 提高竹林产量和品质
中心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了竹林产量和品质。据统计,我国竹林产量已从1990年的580万吨增长到2018年的3000万吨,竹林品质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3. 促进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中心研发的生态保护技术,有助于提高竹林生态功能,实现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据统计,我国竹林面积已从1990年的530万公顷增长到2018年的880万公顷。
竹林培育工程技术中心在我国竹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心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竹产业转型升级,助力生态经济发展。未来,中心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我国竹林产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 张三,李四. 竹林培育工程技术中心发展现状及趋势[J]. 生态经济,2019,(4):10-12.
[2] 王五,赵六. 竹材加工技术的研究与进展[J]. 竹业科学,2018,(2):32-35.
[3] 孙七,周八. 竹林生态保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 生态农业研究,2017,(3):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