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坐落于我国美丽的东北边陲城市——辽宁省抚顺市。自1951年建校以来,历经数十载风雨,学校始终秉承“厚德、博学、笃行、创新”的校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成为我国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知名的工程类高校。

一、历史沿革

1. 建校初期(1951-1960年)

1951年,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经教育部批准,抚顺工业学校成立。1960年,学校更名为抚顺煤炭学院,成为我国最早设立煤炭工程专业的院校之一。

2. 发展壮大(1960-1980年)

1960年至1980年,抚顺煤炭学院不断发展壮大,增设了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化学工程等专业,逐步形成了以煤炭工程为特色的多学科体系。

3. 改革创新(1980年至今)

1980年,抚顺煤炭学院更名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此后,学校抓住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06年,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标志着学校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学术研究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设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学科和实验室。学校注重学术研究,近年来,在煤炭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煤炭工程学科在国内具有很高的地位,为国家煤炭工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人才培养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学校设有多个学院,开设了50多个本科专业和20多个硕士研究生专业。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

四、文化传承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秉承“厚德、博学、笃行、创新”的校训,弘扬“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优良传统,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学校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展望未来

面对新时代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将继续深化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学校将继续秉承“厚德、博学、笃行、创新”的校训,为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而努力奋斗。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这所历史沉淀与文化传承的摇篮,将继续承载着一代又一代学子的梦想,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