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作为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始终秉承“厚德、博学、求真、笃行”的校训,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学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已成为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地。
一、学科建设,筑牢人才培养基础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专业结构,形成了以工学为主,工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学校现有54个本科专业,其中工学类专业占比达72%。学校注重学科交叉融合,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人才培养,践行教育使命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以“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实施“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多家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专业技能。
1. 强化实践教学。学校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建立了一批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并与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生在校期间,可参与科研项目、企业项目,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2. 优化课程体系。学校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课程设置,增设新兴专业,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以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3. 落实素质教育。学校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三、科学研究,推动学科发展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积极承担国家、市级科研项目,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学校注重产学研结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1. 科研成果丰硕。近年来,学校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发表了大量高水平学术论文。
2. 推动产学研结合。学校与多家企业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发、产品创新,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助力企业发展。
3. 服务社会需求。学校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为政府、企业提供决策咨询,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四、国际合作,拓展人才培养视野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学校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海外交流、实习的机会。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下,不断加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工作,为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做出了积极贡献。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改革,提升办学水平,努力成为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排头兵。
参考文献:
[1] 张华,王丽丽.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科建设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9(12):128-129.
[2] 李明,张晓丽.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产学研合作研究[J]. 科技与创新,2018(9):75-76.
[3] 陈丽,刘婷婷.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研究[J]. 外国教育研究,2017(3):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