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上海附属工程技术大学作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基地,始终坚持“厚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本文将围绕上海附属工程技术大学的发展历程、学科特色、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发展历程

上海附属工程技术大学始建于1956年,原名上海市工业专科学校。经过60多年的发展,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占地面积1000余亩,设有20个学院,在校生近万人。

二、学科特色

1. 工程学科优势明显。上海附属工程技术大学拥有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学科。其中,机械工程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在国内同类学科中享有较高声誉。

2. 研究生教育实力雄厚。学校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1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近年来,学校研究生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3. 国际化办学特色鲜明。学校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海外留学、实习、交流等机会。

三、人才培养

1. 注重实践教学。学校设有多个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实训机会。通过实践,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2. 强化创新能力培养。学校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近年来,学生在这些比赛中屡获佳绩。

3. 培养复合型人才。学校注重学生跨学科知识的培养,鼓励学生选修不同学科的课程,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上海附属工程技术大学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学校将继续秉承“厚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正如校长所言:“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上海附属工程技术大学作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基地,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在未来的发展中,学校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为我国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事业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