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教育便是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基石。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技术已成为国家战略资源,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我国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浙江信息工程技术大学(以下简称“浙信工大”)秉持“育英才,铸未来”的办学理念,为我国信息技术事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本文将从学校概况、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实力等方面对浙信工大进行介绍。

一、学校概况

浙信工大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杭州无线电工业学校,2000年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学校占地1100亩,设有19个二级学院,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等多个学科门类。

二、学科建设

浙信工大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软件工程类等为主的专业体系。学校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重点专业8个、省级新兴特色专业4个。在学科建设方面,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特色鲜明、内涵发展”的方针,努力提高学科建设水平。

三、人才培养

浙信工大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学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平台。

1. 基础教育

浙信工大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基础教育。学校开设了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等公共课程,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学科基础。

2. 专业教育

学校开设了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等20多个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3. 创新创业教育

浙信工大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平台。学校设立了创新创业基金,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近年来,学校学生在各类创新创业比赛中屡获佳绩。

四、科研实力

浙信工大高度重视科研工作,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学校设有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科研平台。近年来,学校科研成果丰硕,发表高水平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

浙江信息工程技术大学作为我国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为我国信息技术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浙信工大将继续秉持“育英才,铸未来”的办学理念,为我国信息技术事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引用权威资料:

1. 《中国教育年鉴》(2018年),中国教育年鉴编辑委员会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

2. 《浙江省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报告》(2019年),浙江省教育厅编,浙江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