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文、法、经、艺术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近年来,该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成功晋级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本文将围绕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晋级之路,探讨其砥砺前行、铸就辉煌的历程。

一、坚定信念,传承红色基因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始建于1949年,前身是辽宁省人民政府工业专科学校。在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始终坚定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厚德、博学、笃行、创新”的校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一)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

学校注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引导师生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学校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如“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等,让红色基因融入师生血脉。

(二)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质量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引进和培养了一批高水平师资队伍。通过加强教师培训、开展教学研讨、实施教学科研项目等措施,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二、科技创新,助力国家发展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加强学科建设,提升科研实力

学校着力打造优势学科,如矿业工程、安全工程、机械工程等,不断提升科研实力。近年来,学校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千篇,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和科技进步奖。

(二)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学校与多家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学校积极举办各类创新创业大赛,激发师生的创新活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社会服务,彰显责任担当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始终秉持“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宗旨,积极投身社会服务,彰显责任担当。

(一)开展精准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学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助力脱贫攻坚。通过派出专家团队、开展技术培训、提供就业岗位等方式,帮助贫困地区提高生产生活水平和致富能力。

(二)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回馈社会

学校积极开展社会公益事业,如关爱留守儿童、开展环保宣传等,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在晋级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征程中,坚定信念、砥砺前行,铸就了辉煌。在今后的发展中,学校将继续秉承“厚德、博学、笃行、创新”的校训,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