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作为一所以工程技术为特色的应用型大学,自1985年建校以来,始终秉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强校,开放兴校”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文将带您回顾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发展历程,展现其砥砺前行的风采。

一、砥砺前行,筑梦未来

1. 建校初期:艰苦创业,扎根上海

1985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前身——上海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成立。在艰苦的创业环境中,学校扎根上海,为我国纺织行业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

2. 持续发展:拓展学科,优化结构

1999年,学校更名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正式成为一所以工程技术为特色的应用型大学。2004年,学校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近年来,学校不断拓展学科领域,优化学科结构,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管、文、经、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3. 创新驱动:培育人才,服务社会

学校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培养了一批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关键词: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

1. 学科建设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形成了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学校现有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工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学科领域。

2. 人才培养

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为社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 产学研合作

学校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与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平台,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学校还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砥砺前行,创新共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将继续秉承“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强校,开放兴校”的办学理念,不断提升办学水平,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