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是我国东北地区知名的高等学府,多年来,该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在这其中,谢鹏作为一位青年学者,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较高的声誉。本文将从谢鹏的学术背景、研究成果、教育理念等方面,对他的事迹进行简要梳理,以期为读者展现这位杰出青年学者的风采。
一、学术背景
谢鹏,男,1983年出生于辽宁省。2005年,他考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攻读地质工程专业。在校期间,他勤奋刻苦,成绩优异,先后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2010年,谢鹏顺利考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张宗清教授。2013年,谢鹏博士毕业后,回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地质工程专业任教,担任讲师、副教授等职务。
二、研究成果
谢鹏在地质工程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他主要研究方向为岩土工程、地基基础、岩体力学等。近年来,他先后在《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岩土工程学报》等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多篇被SCI、EI收录。他还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10余项。
谢鹏的研究成果在以下方面具有显著特色:
1. 针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地基基础设计理论,提出了“地基基础设计参数优化方法”,为实际工程提供了理论指导。
2. 在岩体力学领域,研究了岩石大变形破坏机理,提出了“岩石大变形破坏预测模型”,为岩体工程稳定性评价提供了有力支持。
3. 在岩土工程领域,针对地下工程、边坡工程等,提出了“岩土工程数值模拟方法”,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教育理念
谢鹏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术竞赛和科研项目。在他的带领下,所指导的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
谢鹏作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杰出青年学者,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卓越的学术成果和良好的教育理念,为我国地质工程领域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相信在未来的学术道路上,他将继续发挥自己的优势,为我国地质工程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参考文献:
[1] 谢鹏,张宗清,刘宇,等.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深基坑围护结构优化设计[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8,37(6):1465-1472.
[2] 谢鹏,张宗清,刘宇,等. 基于岩石大变形破坏机理的岩石大变形预测模型[J]. 岩土工程学报,2017,45(12):2309-2316.
[3] 谢鹏,张宗清,刘宇,等. 地基基础设计参数优化方法及其应用[J].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6,13(2):7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