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作为我国知名工科院校,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近年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在建模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创新人才培养开辟了新路径。

一、建模教育的意义

建模是现代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1.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建模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2. 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建模涉及多个学科领域,有助于学生拓宽知识面,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3. 培养创新型人才:建模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建模教育现状

1. 建模课程体系完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构建了涵盖基础建模、专业建模、综合建模等多个层面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2. 建模教学手段先进:学校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如虚拟仿真、在线教学等,提高建模教学质量。

3. 建模竞赛成果丰硕: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建模竞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三、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建模教育改革举措

1.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学校注重引进和培养建模领域的优秀人才,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2. 创新教学模式:学校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建模教学效果。

3. 深化校企合作:学校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学校与国外知名高校开展建模教育合作,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建模教育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新时代背景下,学校将继续深化改革,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而努力。

引用权威资料:

1. 《新时代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作者:张伟,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

2. 《我国高校建模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作者:李明,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年。

3.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9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教务处,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