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作为我国东北地区一所具有光荣传统的工程类院校,始终秉承“厚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致力于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在这片沃土上,无数青年学子在党组织的培养下,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本文将围绕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党籍,探讨其在传承红色基因、培养优秀人才方面的独特作用。
一、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党籍的历史沿革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前身是辽宁工程技术学院,始建于1949年。自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紧密围绕国家发展战略,为党的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校党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党籍在传承红色基因方面的作用
1.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党籍建设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位,通过开展党的理论学习、红色教育等活动,引导广大师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自信”。
2. 传承红色基因
学校充分利用红色资源,深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师生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如组织师生参观革命遗址、开展红色主题实践活动等,使红色基因在青年学子心中生根发芽。
3. 培养优秀党员
学校党籍建设注重培养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优秀党员。通过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党员素质,为党的事业发展输送新鲜血液。
三、党籍在培养优秀人才方面的作用
1.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党籍建设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科技创新等环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党的先进性教育使广大师生在思想上、政治上、道德上不断进步,为成为国家栋梁之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2. 培养创新型人才
学校党籍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举办各类科技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一批又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党籍建设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开展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党籍在传承红色基因、培养优秀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学校将继续深化党籍建设,为党的事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