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位于我国辽宁省锦州市,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法、教育、艺术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自1949年建校以来,学校始终秉承“厚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本文将从学校的历史底蕴、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对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进行深入剖析。
一、历史底蕴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始建于1949年,前身是辽宁省人民政府工业部工业技术学校。1952年,学校更名为抚顺煤矿技术学校,后迁至锦州市。1958年,学校升格为辽宁煤炭工业学院,1978年更名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校历经六十多年的风雨洗礼,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二、学科建设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设有22个学院,涵盖工、理、文、经、管、法、教育、艺术等多个学科门类。学校以工为主,形成了以煤炭、矿业为特色,以工科为主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学校拥有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学科,如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校还设有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等。
三、人才培养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其中,博士生导师、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0%以上。学校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建立了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平台。
四、科学研究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学校设有多个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如辽宁省煤炭工业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煤矿安全技术研究中心等。
近年来,学校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发表了大量高水平学术论文,获得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作为我国东北地区著名的高等学府,始终秉持“厚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为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而努力奋斗。
引用权威资料: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校史》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9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9年科研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