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这充满诗意的节日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以“端午时节话工程”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旨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展现了工程大学的文化魅力和创新精神。
一、端午节的文化传承
端午节起源于战国时期,源于对爱国诗人屈原的纪念。屈原在楚国为官,忠诚爱国,后因奸臣陷害,被流放。在端午节这一天,屈原投汨罗江自尽,以身殉国。后人为了纪念屈原,便将这一天定为端午节。端午节期间,人们有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佩香囊等习俗。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端午节期间,开展了“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活动。通过举办屈原诗词朗诵比赛、端午节知识讲座、制作艾草香囊等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感受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
二、工程文化的创新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以“工程”为特色,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在端午节期间,学校充分发挥工程特色,举办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文化活动。
1. “工程龙舟赛”:以传统龙舟赛为基础,融入工程元素,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团队合作、创新思维和工程精神。此次龙舟赛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
2. “工程粽子制作大赛”:邀请学生亲手制作粽子,传承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发挥创意,将工程元素融入粽子,如用彩色糯米制作粽子,寓意工程色彩斑斓的未来。
3. “工程诗词创作大赛”:鼓励学生以工程为主题,创作诗词,展现工程文化的魅力。此次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三、端午节的文化意义
端午节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更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在端午节期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欢庆节日的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1. 增强民族认同感:通过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2.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端午节起源于对屈原的纪念,屈原的忠诚爱国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端午节活动,让学生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3.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通过端午节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端午节期间,以“端午时节话工程”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展现了工程大学的文化魅力和创新精神。在今后的工作中,工程大学将继续秉承这一理念,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