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历史悠久的安徽省淮南市,安徽淮南工程技术大学是一所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工程教育背景的高等学府。自建校以来,学校始终秉承“厚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学校概况
安徽淮南工程技术大学始建于1978年,原名淮南煤炭工业专科学校,1997年升格为本科院校,2004年更名为安徽淮南工业学院,2013年更名为安徽淮南工程技术大学。学校占地面积1100亩,校舍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教职工10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400余人。
二、学科建设
安徽淮南工程技术大学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学校设有机械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5个二级学院,开设本科专业60余个。
学校在学科建设上,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形成了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其中,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声誉。
三、人才培养
安徽淮南工程技术大学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实施“厚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成长平台。
学校注重实践教学,设有多个校内实验中心和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学校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与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就业保障。
四、科研创新
安徽淮南工程技术大学注重科研创新,鼓励教师和学生开展科学研究。近年来,学校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数百篇,获得国家专利授权数十项。
学校还成立了科技孵化中心,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科研成果的转化,学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五、校园文化
安徽淮南工程技术大学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积极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设有学生会、社团联合会等学生组织,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平台。
学校还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国际视野。
安徽淮南工程技术大学作为一所地方性高校,始终立足地方,以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为己任。学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新时代背景下,安徽淮南工程技术大学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助力我国工程技术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