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创新,工程师教育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徐静教授,作为我国工程师教育领域的领军人物,以创新驱动为核心,致力于铸就卓越工程师教育新篇章。

一、创新教育理念,培养高素质工程师

徐静教授认为,工程师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她强调,创新教育理念是工程师教育发展的灵魂,是培养高素质工程师的关键。为此,她提出了以下教育理念:

1. 以学生为中心,关注个体差异。徐静教授主张,教育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发展空间。

2. 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工程素养。她认为,工程师教育应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工程素养。

3. 跨学科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徐静教授强调,工程师教育应打破学科壁垒,促进跨学科融合,培养具备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二、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

在教学模式创新方面,徐静教授提出了以下举措:

1. 课堂翻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徐静教授主张,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模式转变为“学生主动探究、教师引导”的课堂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案例教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她认为,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产学研结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徐静教授强调,产学研结合是工程师教育的重要途径,有助于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创新教育评价,促进全面发展

在教育评价方面,徐静教授提出了以下创新措施:

1. 多元化评价,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她认为,教育评价应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方面。

2.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成长过程。徐静教授主张,教育评价应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

3. 自主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她认为,自主评价有助于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徐静教授以创新驱动为核心,致力于铸就卓越工程师教育新篇章。她的教育理念和举措为我国工程师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期待更多像徐静教授这样的教育工作者,为我国工程师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